交友软件遇见-重逢——社交软件邂逅

城市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慶
  • 河北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 新疆
  • 甘肅
  • 寧夏
  • 陜西
  • 山西
  • 河南
  • 山東
  • 青海
  • 安徽
  • 浙江
  • 江蘇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四川
  • 云南
  • 貴州
  • 廣西
  • 您所在的位置: 主頁 > 報名指南 > 行業資訊

    陪伴成長,為兒童參與提供實際的支持與幫助
    營養師網 發布時間:2021-06-07

    《兒童權利公約》是國際社會通用的保護兒童的基本法則,兒童權利包括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參與權是兒童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兒童通過自主自愿的參與和投入,得以表達觀點、進行決策和實施行動,從而確保自身權利的實現。參與權不僅是兒童作為獨立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集中體現,更是兒童在家庭、社會的影響支持下增長知識能力,得以進一步保障其生存權和發展權、獲得受保護權的前提和基礎。

    改變觀念,家長需充分 認識和重視兒童參與權

    在促進和實現兒童參與權方面,家庭發揮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但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現狀中,父母對兒童的參與權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據2016年一項調查顯示,父母對兒童權利知曉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受教育權、隱私權和生命權,而財產受到管理保護權、參與權和身體自由權知曉率最低。

    面對兒童參與,家長存在三種心態:

    主觀隨意愛包辦。有的家長把兒童自主管理與參與家庭生活看作自然而然的行為,并不認為是一種兒童權利,所以態度呈現出隨機性和不穩定性,且隨自己的主觀感受和意愿進行干涉甚至剝奪。有的家長認為兒童不成熟、不可靠,凡事應該聽從父母安排,對家庭事務不必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能被動接受和參與,兒童在父母的過度包辦和壓制下,或者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習慣依賴,或者產生強烈的反叛意識,與父母爭奪權利而引發激烈的親子沖突。尤其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兒童沉迷網絡已成為引發親子矛盾的首要誘因,如何使兒童既能平等享有使用數字媒體的權利,又保護他們不因生理、心理發育的不成熟而受到傷害,成為父母面臨的巨大挑戰。

    價值判斷易功利。有的家長雖然意識到兒童是獨立個體,有自己獨特的需要和見解,但考慮到投入成本,認為兒童參與必然要進行反復的討論和協商,耗時費力,不如家長全權決定更簡單高效。除此之外,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價值驅動下,家長更愿意讓孩子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而非其他活動中,或是投入到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快速取得結果,而不用在收集信息、篩選選擇、做出決策和反思的過程中多考慮。曾有調查顯示,兒童參與家庭活動內容最多的是智力活動,其次才是社會交往活動、體育活動和生活活動,可見,兒童參與生活、勞動、閑暇、娛樂等活動的機會容易被功利性地剝奪。

    面對差異難包容。有的家長雖然允許兒童參與,但是當孩子無法達到成人的期望和要求,或者當親子之間觀點不一致時,又容易變得專制,兒童的意見很難得到真正的包容和聆聽采納;再加上家長普遍缺乏有效的支持策略和溝通技巧,容易導致“參與”最終不歡而散。

    以人為本,從健全人格的角度理解兒童參與的重要性

    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分別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新時代教育要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培養兒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正如我們所觀察到的,兒童最初對自身的需要和周圍的環境與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充滿興趣,愿意主動地去探究和嘗試,他們會逐漸對成人說的話、穿的衣服、使用的物品、做的事想要了解、接觸和參與,并展示出自己的力量和價值。例如,兩三歲的小寶寶就喜歡拿著抹布跟在大人后面擦桌子,踩到小板凳上澆花,去超市購物的時候爭搶著推小車,包餃子的時候爭著搟皮兒,這是受他們主體性發展以及社會性發展的驅使。兒童在廣泛的生活和活動參與中可以逐步擺脫外部控制,獲得各個領域的整體協調發展,獲得認同,從而達到自我實現。

    實現兒童參與權,是兒童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

    首先,實現參與權是對兒童自由意志的尊重,使孩子成為成長的主體和參與的主體,使他們有權利、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意愿發展興趣,進行探究和嘗試,體驗成功和失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其次,實現參與權給了兒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以符合自身發展規律和能力發展水平的方式,廣泛又深度地體驗參與過程,促進認知、動作、情感和思維以及社會性等各方面的發展。

    第三,實現參與權接納了兒童的個體差異性。兒童在參與過程中,以特有的風格和節奏,積累獨特的經驗,有利于他們建構獨一無二的自我。

    第四,實現參與權搭建了兒童接觸社會的橋梁,使他們在實現自主的基礎上得到來自成人社會的安全保護、規范要求與指導,從而進一步建立個體與環境、與他人之間的信任感、歸屬感,建立和諧的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化進程。

    如今學習競爭的壓力和負擔越來越早地施加到孩子身上,他們對生活的興趣和熱情以及參與多種事務的積極主動性也被逐漸壓抑,不少孩子為了消解壓力和疏導緊張情緒而選擇沉溺于電子屏幕和網絡。家庭教育需要從兒童全面、整體、和諧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兒童創設自然、多元、開放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鼓勵兒童更多地參與做事,承擔具體的任務,如家庭學習、假日出游、社交聚會、財務管理、購物、處理重大事件以及家務勞動等;在參與決策和做事的過程中,學習傾聽表達、觀察思考、溝通合作、解決問題并承擔責任,提高參與能力;在參與過程中學習區分自己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個體的事情和集體的事情,處理好各項內容之間的界限,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同胞關系和家庭關系,從而逐漸形成對社會的初步認識與適應,為將來參與社會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陪伴成長,為兒童參與提供實際的支持與幫助

    《兒童權利公約》第十二條規定,對兒童的意見應按照其年齡和成熟程度給以適當重視。其實,不僅是意見的表達,兒童參與的方式以及參與能力和程度都有賴于兒童的發展階段、認知思維水平、社會化程度、獨立性與已有經驗。如早期幼兒更傾向于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或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事物中,他們的參與方式一般以感官體驗與行動為主,是偏游戲化的。他們的認知經驗決定了他們以大量好奇提問的方式參與了解外部世界和成人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成人對他們的回應與幫助。

    隨著年齡增長,兒童的具體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社會化程度相應提升,兒童參與的范疇和內容越來越廣泛,且能夠運用多種資源和媒介獲得認知、獨立思考并與家長展開討論,形成獨立的見解與行為,甚至與家長展開深度合作。家長要跟隨孩子的成長,以兒童適應的方式陪伴他們在參與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但是,兒童在實現參與權的過程中常常面臨意圖與行動、想法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和困境,比如兒童常常在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出現混亂、放棄的情況,或者在參與家庭事務的過程中制造一些麻煩,這往往是由于他們思維不夠成熟,缺少經驗和一定的計劃、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他們此時更需要成人的包容和具體指導,需要給他們更明確的任務要求,或者降低難度與復雜度,搭建參與的階梯,使他們更容易參與和獲得成功,從而保護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當然,尊重兒童參與權并不是從控制走向放任,兒童的健康成長同樣需要規則的限制,家長仍需幫助兒童建構和評價自己的行為,幫助他們建立安全界限。父母既不能夸大規則的作用,設定刻板的標準,給以過多的指導和限制,以致束縛孩子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也不必為回避沖突矛盾而拋棄規則、討好孩子。父母在放手讓兒童參與的同時,要觀察、聆聽并隨時提供支持,始終向孩子傳遞一個積極信息:我相信你的獨立和自我意志,相信你的善意和熱情,也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作者單位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 在線咨詢
    • 姓名:
    • 聯系電話:
    • 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