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良好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
一、考公共營養師的理由
營養師是為了適應社會健康的需求而產生的,他們不但是食物的專家,更是營養檢測、營養強化、營養評估等領域的專家,幫助人們獲取健康。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與膳食營養密切相關的疾病日益威脅人們的健康,于是營養師這個職業就誕生了。
目前中國的專業營養師人才不足,從事營養師職業的人才奇缺,要達到國際水準,我國至少需要400萬名營養師,并且營養師的月收入是非常可觀的,優秀的營養師月薪可達數萬元,營養師從業越久,收入越高。
我國有近14億人口,亞健康群體龐大,慢性病患病率高,而各類疾病呈現年輕化趨勢,隨著現代人營養健康意識逐漸增強,未來營養師的就業前景非常好。
現在我國正在逐步落實營養師制度,未來在在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都需要配備營養師,未來公共營養師的就業機會非常多。
二、公共營養師主要功能
公共營養師是專門指通過嚴格營養基礎理論學習和專業臨床營養技能修煉,能夠指導人們在飲食、預防疾病、輔助治療、預防亞健康、健康管理等領域,并能夠設計好方案和跟蹤服務的營養專業人才,它的職業綜合了體檢醫生、營養保健師、保健教育專家、中醫、心理咨詢師、預防醫學醫生等職業的特點于一身,是比較綜合的職業。他們不但是食物的專家,更是營養檢測、營養強化、營養評估等領域的專家,幫助人們獲取健康。
公共營養師主要是從事與營養有關的工作,如營養營養配餐計劃方案,營養菜譜的開發設計,營養配餐員的學習培訓,餐飲經營工作人員的學習培訓等。現在有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我們迫切需要建立營養師團隊,以促進科學研究,特別是指導居民飲食和營養工作,并糾正不良飲食引起的健康問題。
由于膳食不合理、營養失衡所引發慢性病的健康問題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聘請營養顧問成為現代人的消費時尚。而公共營養師成為國家新職業,也為從業者提高了職業身份和社會認知度。
三、營養師報名相關專業和相關職業如下:
相關專業包括:
醫學、藥學、衛生學、護理學、營養學、食品科學、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生命科學等生物學類專業等。
相關職業包括:
醫生、護士、藥師、中小學衛生教師、幼兒園保育員、食品加工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社區保健人員、敬老院保健人員、賓館酒店飯店烹調配餐人員、保健品營銷人員,健身教練。
四、營養師證書的前景地位
如果按照每300人配備1名營養師來推算,至少有400萬名營養師缺口。國家逐漸開始重視營養工作,最新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在合理膳食專項行動方面提出,要研究制定實施營養師制度,在幼兒園、學校、養老機構、醫院等集體供餐單位配備營養師,在社區配備營養指導員。這些措施要求都讓營養師行業熱度飛快飆升。
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自西周時期就有“食醫”的存在。但現在國內沒有官方的營養師職業認證,市場各類營養師層出不窮。提醒大家,選擇發證機構,重點要選擇能在課程設計和實戰技能水平上持續更新服務的機構。此外,發證機構的社會影響力和培訓師資力量也要重點關注!我們一直堅持一個理念:“證書重要,但技能操作才是核心”,只有掌握營養師的技能操作,才能在市場的競爭中獲得勝利。
五、營養師的現狀
中國營養師的普遍短缺。根據調查,現階段我國目前營養專業人員不超過4000名。每30萬名人才中就有一名營養學家,這與資本主義國家大不相同。中國大多數職業營養師都在指定的醫療機構(如醫院和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由于沒有適用的法律法規,因此幾乎沒有列出可操作的法律法規。中國的大多數醫院沒有營養部門,也沒有與餐廳整合在一起。大多數普通營養師還由未接受課外教育的人員提供服務,他們無法參與治療并無法幫助患者康復。只有少數大型醫院的營養師接受可靠的課外教育。
最需要營養師的醫院也一樣,食堂,旅館,大學的狀況也很明顯。北京有近600家星級飯店,還有數不清的其他餐廳。眾所周知,基本上沒有一家餐廳提供職業營養師。我國138家外國星級飯店和餐館的廚師總數為1,884。其中,食品營養工作者81人,兼職初級,中級營養工作者162人。許多配備營養師以正確指導客戶的營養師急缺。我國絕大多數的托兒所,大學,學生的午餐公司和社區沒有職業營養師。在現階段,我國各個健身專業運動隊和運動員的營養部門還不完善,沒有列入國家健身運動建設計劃。ChinaNutrition擅長調整和研究中國15個省,市和自治州的國家級專業團隊和省級專業團隊。在中國,擁有超過一百萬元人民幣的職業球員的人數僅配備了6名職業營養師。只發布營養補充品,很少進行有關營養主題的教育,有關營養餐的科學研究和具體的營養指導。
六、營養師的主要工作內容
1、進行膳食調查和評價;
2、人體營養狀況測定和評價;
3、營養咨詢和教育;
4、膳食指導和評估;
5、食品營養評價;
6、社區營養管理和營養干預;
7、培訓和管理。